民情指數計算方法 (2023年7月4日)

「民情指數」基本概念

香港民研在2012年制定「民情指數」(PSI),目的在於量化香港市民對香港社會的情緒反應,以解釋及預視社會出現集體行動的可能性。民情指數包涵了「政通」和「人和」兩個概念,分別以「政評數值(GA)」和「社評數值(SA)」顯示。政評數值泛指市民對整體政府管治的表現評價,而社評數值則泛指市民對整體社會狀況的評價。民情指數由十項民意數字組合而成,數據來源始於1992年7月,累積數據超過30年。

在「政通」方面,政評數值涵蓋4條具指標作用的問題,分別為:

GA1: 請你對港督彭定康/特首董建華/特首曾蔭權/特首梁振英/特首林鄭月娥/特首李家超嘅支持程度給予評分,0分代表絕對唔支持,100分代表絕對支持,50分代表一半半,你會比幾多分港督彭定康/特首董建華/特首曾蔭權/特首梁振英/特首林鄭月娥/特首李家超?
GA2: 假設明天選舉特首,而你又有權投票,你會唔會選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林鄭月娥/李家超做特首?
GA3: 你對特區政府嘅整體表現滿唔滿意?(追問程度)
GA4: 整體嚟講,你信唔信任香港政府/香港特區政府?(追問程度)

在「人和」方面,社評數值涵蓋另外6條具指標作用的問題,分別為:

SA1: 整體嚟講,你對香港而家嘅政治狀況有幾滿意或者不滿?(追問程度)
SA2: 整體嚟講,你對香港而家嘅經濟狀況有幾滿意或者不滿?(追問程度)
SA3: 整體嚟講,你對香港而家嘅社會/民生狀況有幾滿意或者不滿?(追問程度)
SA4-1: 請你用0至10分評價政治狀況對你滿唔滿意香港社會整體狀況有幾重要,0分代表完全唔重要,10分代表十分重要,5分代表一般重要。你畀幾多分政治狀況嘅重要程度?
SA4-2: 請你用0至10分評價經濟狀況對你滿唔滿意香港社會整體狀況有幾重要,0分代表完全唔重要,10分代表十分重要,5分代表一般重要。你畀幾多分經濟狀況嘅重要程度?
SA4-3: 請你用0至10分評價民生狀況對你滿唔滿意香港社會整體狀況有幾重要,0分代表完全唔重要,10分代表十分重要,5分代表一般重要。你畀幾多分民生狀況嘅重要程度?

 

「民情指數」計算方法

第一步是把上述10條問題所得數據以下述方法各自轉化成為單一數字:

GA1(非標準化):

計算這個問題中有效樣本的平均值,得出一個初始值為0~100的數字

GA2(非標準化):

將回答「會」的百分比減去「不會」的百分比,得出這個問題中所有有效樣本的淨支持值,初始值為-100 ~ +100

GA3、GA4、SA1、SA2、SA3(非標準化)[1]

將五等量尺答案按照正面程度,以1分最低、5分最高量化成為1、2、3、4、5分,再計算每個問題的有效樣本的平均值,得出初始值為1~5的數字

SA4-1、SA4-2、SA4-3(非標準化及轉化值):

首先,分別計算每個問題中有效評分的平均值,範圍為0~10,然後分別除以三個平均值的總和,範圍為0~30,從而得到3個轉化值。每個轉化值範圍為0~1,其總和等於1。

[1] 2012年或之前,如果用於計算非標準化的社評數值的所有6個指標在某一時期沒有更新,香港民研將使用同一時期中非標準化的政評數值,以簡單的線性回歸法推算出非標準化的社評數值。自2013年起,此方法改為直接採用最新公佈的數字。

第二步是把所有從最初的量化過程中獲得的數字通過以下方法進一步處理,以產生標準化及最終數字:

GA1、GA2、GA3、GA4、SA1、SA2、SA3(標準化):

根據從1992年以來直到早一個月獲得的研究結果,每個轉化的數字都被標準化,轉化為正態分布,平均值設定為100,標準差設定為15,亦即每個數字都被轉化為符合所述正態曲線的另一個數字。

非標準化的政評數值(GA):

未標準化的政評數值是通過選取GA1、GA2、GA3和GA4已轉化值的平均值來計算,每個值都符合正態曲線。正態曲線平均值設置為100,標準差設置為15。

最終政評數值(GA):

根據從1992年以來直到早一個月獲得的研究結果,對未標準化數字進行標準化程序,將其轉化為正態分布,其平均值設定為100,標準差設定為15。完成後獲得最終的政評數值。

非標準化的社評數值(SA):

以轉化為0~1的SA4-1、SA4-2、SA4-3的權重來計算非標準化的社評數值,計算公式如下:非標準化的社評數值 = (標準化_SA1 × 轉化值_SA4-1) + (標準化_SA2 × 轉化值_SA4-2) + (標準化_SA3 × 轉化值_SA4-3)。

最終社評數值(SA):

根據從1992年以來直到早一個月獲得的研究結果,對未標準化數字進行標準化程序,將其轉化為正態分布,其平均值設定為100,標準差設定為15。完成後獲得最終的社評數值。

最終民情指數(PSI):

未標準化的民情指數是通過選取最終的政評數值和最終的社評數值的平均值來計算,然後根據自1992年以來直到早一個月獲得的研究結果進行標準化程序,轉化為正態分布。正態分布的平均值設定為100,標準差設定為15。

缺數處理和方法更新

由於部分民情指數的成份調查項目在1992年尚未開展,這些調查項目在缺數階段會被撇除,而SA4部分則會在缺數階段全部假設為三分之一。在有關調查項目開始後,如果相關民意數字在計算指數時沒有更新,香港民研會採用最近一次已公佈的數字替代。至於各項數據的標準化過程,第一代民情指數基本是以1992年7月為起點,然後以某些特首任期結束的日子為轉接,成為用作標準化的數據庫,以下為簡略說明:

特首及任期 民情指數計算時期 標準化數據庫涵蓋年份 標準化數據庫涵蓋年期
彭定康
(1992-1997)
1992年7月至1997年6月[2] 1992年7月至2012年6月 20年
董建華
(1997-2005)
1997年7月至2005年3月[2] 1992年7月至2012年6月 20年
曾蔭權
(2005-2012)
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2] 1992年7月至2012年6月 20年
梁振英
(2012-2017)
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 1992年7月至2012年6月 20年
林鄭月娥
(2017-2022)
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 1992年7月至2017年6月 25年

[2] 由於民情指數在2012年才開始使用,這些早期數值需要以追溯形式運算得出。

及至第二代,民情指數的標準化數據庫依然是以1992年7月為起點,但就以最早五年為第一個標準化數據庫,然後每月累積下去,簡略說明如下:

特首及任期 民情指數計算時期 標準化數據庫涵蓋年份 標準化數據庫涵蓋月數
彭定康
(1992-1997)
1992年7月至1997年6月[3] 1992年7月至1997年6月 60個月
董建華
(1997-2005)
1997年7月[3] 1992年7月至1997年6月 60個月
1997年8月[3]1992年7月至1997年7月… 61個月…
曾蔭權
(2005-2012)
2005年6月[3] 1992年7月至2005年5月 155個月
2005年7月[3]1992年7月至2005年6月… 156個月…
梁振英
(2012-2017)
2012年7月 1992年7月至2012年6月 240個月
2012年8月… 1992年7月至2012年7月… 241個月…
林鄭月娥
(2017-2022)
2017年7月 1992年7月至2017年6月 300個月
2017年8月… 1992年7月至2017年7月… 301個月…
李家超
(2022- )
2022年7月… 1992年7月至2022年6月… 360個月…
2023年6月 1992年7月至2023年5月 371個月

[3] 由於民情指數在2012年才開始使用,這些早期數值需要以追溯形式運算得出。

數值理解

民情指數、政評數值及社評數值的標準化過程,皆以正態分布為準,平均值設定為100,標準差設定為15,與人類智商(IQ)的分布形態看齊,亦即每個數字都被轉化為符合所述正態曲線的另一個數字。數字愈低,代表民情愈差,數字愈高,則代表民情愈佳,中間正常水平則為100。具體數值可按下表理解:

指數數值 百分位數 指數數值 百分位數
140+ 最高1% 60- 最低1%
125 最高5% 75 最低5%
120 最高10% 80 最低10%
110 最高25% 90 最低25%
100為正常數值,即半數在上,半數在下

 

 

Click to access the login or register cheese
Google Translate »